第(2/3)页 “是啊,目前匠作营已经有三万多人了,甚至出现了产能过剩的情况,而劳工大营的劳工也足足有五万人,再加上假设我们有万人的部队规模,以及随时可能发生的战争,我们的现在的粮食储备无法再继续进行扩大劳工大营规模了。 而且……建造这事,也不是人多就能够提速的。” 王鸿泰恍然大悟,好家伙,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。 因为每个家庭的情况不一样,治理这方面王鸿泰一直都是人手不足,左建中等人更是只能用而信不过,所以有的时候只能一刀切。 比如,像金大木家这种,家里孩子不是多吗?好,劳工大营不能招了,那咱就再划个行政区,填个卫所,年龄大一点的就去自力更生,屯田去。 这一下子可是捅了蜂窝了,或许按照后世的思想,这完全就是让你这个家族多一块地,多一份底蕴,但是在这个年代看来,远行、分家这种事,还是挺重要的。 王鸿泰也没什么好办法,自己也是在不断的去试探,去尝试摸索出更适合自己治理的模式。自己选的龙兴之地,怎么办?惯着呗。 王鸿泰扶着额头,说道:“这没办法,劝导为主吧,也别新设乡了,咱们治理人才不够,还是军管吧。 归明乡划永丰壹卫,派过去一个长枪卫的百户所,那些需要引流离开的有多少?嗯……这三万人建永丰贰卫,让壹卫的派人过去教他们种植、饲养,主动过去教授的给钱财,也派过去一个长枪卫的百户所就行。” “好吧,我这就去办,不过将军,我们的援兵……什么时候来?目前您的亲卫营和骑卒卫担负着运粮、巡视、探马的工作,已经全都散出去了,如今看管匠作营和劳工大营的只有这么一个长枪卫的千户,此时调走两百多人,怕是……” 宋玉国的担忧并无道理,而且非常及时。 朝鲜军队弱,不代表百姓弱,这个东西很矛盾,但是确实也客观存在。 两营三万加五万,这就八万人了,还是天天干苦力,又能吃饱的工人,你工人爷爷的一身活肌肉可不是为了美观的。 再加上永丰县本身和后加入的居民,总共两万三千多人。这可不是小数字啊,一千人管着十万多人,更何况还有十万多人就在南面散布着,也确实是非常的尿性了。 (事大+兵威+吃饱,我感觉不反抗应该不算离谱,三十万人让不到千人的小日子屠了,我每次想起都是悲愤交加的) “没关系,再等等,他要是真反了,反倒也是好事,咱们的援军随时可以到。” 滴滴打人,使命必达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