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郑叔说,这橡胶可以百变,将来会流通整个市场,在见过胶底鞋后,我也感觉到了,但这橡胶树,需种植五年以上,才可以割胶,弟妹想带动百姓种橡胶树,怕是有难度啊。” 刘玲在不着痕迹的打量齐洛河,齐洛河也在不动声色的打量刘玲。 “做任何事情之前,肯定都有难度,郑叔没有告诉齐大哥,我的想法是,只要涪州那边,有百姓愿意开山种橡胶,都可以免费领取橡胶苗吗?同时又签定往后十年的收购合约,在橡胶还不能割胶之前,我还会派人教他们种双季稻,提高产量,并免费提供新型的农耕用具?” 齐洛河惊讶,这个郑叔没跟他说呀。 在他把目光对上郑时,郑时便笑了。 从怀里将刘玲很久前写的规划书,递给齐洛河:“夫人的计划书十分周详,可谓目光长远到未来的几十年,这么重要的商业信息,自然是要当面说的,洛河,你自己看吧。” 郑时把计划书交给齐洛河后,便仔细的跟刘玲商量作坊的事情。 眼看夏天就要到临,刘玲让他找能工巧匠做的模具,已经做好了,只等源源不断的橡胶从涪州运来,就可以大量的开工。 另外就是钱伟超那边的定单,也要在三个月内全部完成。 在跟郑时商量细节的时候,刘玲就注意到,认真看规划书的齐洛河,神情越看越亮,一直到看完,才小心翼翼的将规划书,还给了郑时,适机的插话道:“这个计划若顺利进行,那真是造福了涪州和天下不少百姓,弟妹的眼光果然长远,这双季稻,在涪州也可以推行?” 刘玲信心满满的点点头:“当然可行,齐大哥来时,没有发现围着小塘村附近,靠南那边的田里,稻苗长的特别茂盛吗?” 当然,如果齐洛河再细心留意,就能发现她的那几十亩地,田梗都比别人要高很多,稻苗田里,偶然还能看到水翻动。 因为就在前几天,她让义父周瑞锋,买了鱼苗放了进去。 第(3/3)页